知识产权

联系我们


咨询热线:021-31006509

知识产权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»  知识产权 > 正文

抄袭门再现?滴滴深陷知识产权纠纷,给创业带来的启示!

更新时间:2015/12/22 11:39:57
9月9日,滴滴打车宣布更名“滴滴出行”,并启用新Logo,一个看起来是“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”。

不过滴滴的新标识刚刚公布,立马就有网友指出其新Logo涉嫌抄袭。企业品牌形象设计顾问张洪科,在新浪微博中贴出了一组Logo图片,他表示这是印度设计师2014年2月在设计网站上发表的牙医标志。


真是不看不知道,看了才知道这相似度真不是一般地相像啊。在滴滴打车快速扩张的同时,其面临的商标隐忧和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上演,那么,从商标保护角度,滴滴打车有哪些教训值得创业者们汲取?

教训一“申请太晚”——产品上线2个月才首次申请商标

2012年7月10日,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小桔科技”)正式宣告成立。2个月后,滴滴打车率先在北京正式上线。而滴滴打车首次提交的商标申请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,相当于在公司成立4个月后、产品上线2个月后,滴滴打车才开始着手布局商标保护。

显然,从商标申请保护的时点看,滴滴打车过于“迟钝”。要知道,虽然腾讯微信在1.0测试版发布三天后就已提交商标申请,也挡不住现在深陷“微信”商标纠纷泥潭中。
而滴滴打车在产品上线2个月后才首度申请商标,注定会让自己陷入接连不断的商标纠纷中。

教训二“核准太少”——申请212件商标仅1件获核准

商标局网站(中国商标网)查询结果显示,截止2015年5月6日,小桔科技累计提交了212件商标申请,申请的时间分布在2012年(1件)、2013年(1件)、2014年(67件)和2015年(143件)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,仅有一件获得商标局核准注册且处于商标异议程序中。

教训三“品牌脆弱”——六成待受理、超10%可能被驳回

商标局网站(中国商标网)查询结果显示,小桔科技累计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,其中,有136件处于“待受理”状态,有15件处于“驳回复审中”状态。虽然滴滴打车已经历四轮融资且每轮融资后均有大量商标提交申请,但是,截至目前,滴滴打车的大多数商标尚未被核准注册,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的“孱弱”现状可见一斑。而滴滴打车大量商标尚未核准注册的原因,除去商标审查核准周期较长外,更重要的原因,还是滴滴打车自身在商标申请保护“慢半拍”所致。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,超过67.5%的申请时间集中在2015年。(cr:李俊慧

(编辑:企盈)
    联系我们
  • 热线电话:021-31006509
    邮箱:info@71999999.net
    地址:徐汇区宜山路700号普天信息产业园B2栋25楼
骚妻出轨小叔子